全國玻璃公會領袖齊聚國姓 共商中小企業因應國際關稅風暴策略
- November 16, 2025

【記者洪金德/彰化報導】全球經貿局勢快速變動,美國前總統川普大動作調整全球關稅政策,對台灣中小企業造成巨大衝擊,尤其在報價、接單與出口方面更是困難重重。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情勢,台灣省玻璃公會前理事長呂益成特別號召全國各縣市玻璃公會理事長及玻璃產業先進,於南投縣國姓鄉南港村有機農場舉辦產業論壇暨聯誼交流活動,共同集思廣益,研議因應策略與未來方向,當天出席人數超過五十位,場面熱絡。

呂益成理事長表示,參與此次論壇的貴賓陣容堅強,包括台北玻璃公會黃水木理事長、桃園公會徐志國與黃榮輝、台中公會張勝進、台南公會楊明和等前任及現任理事長、理監事幹部,一行五十多位成員齊聚一堂,從產業角度實際分析當前台灣所面臨的國際貿易挑戰,並提出多項可行建言,希望能協助產業度過難關、再創新局。

在會中,各地與會代表一致認為,台灣內需市場原本規模有限,加上少子化問題愈發嚴峻,經濟結構呈現淺碟化,加重企業營運壓力;同時美國關稅政策如同「變化球」,使跨國貿易的不確定性提升,出口產業首當其衝。在多重壓力下,中小企業若缺乏整合資源與市場轉型彈性,勢必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
面對外在挑戰,與會產業代表認為,台灣中小企業必須從三大方向突破困境:
一、強化創新與研發能力,提升產品附加價值。
唯有透過技術升級與產品差異化,才能在國際舞台維持競爭力,避免陷入價格戰。
二、積極投入市場多元化布局,避免過度依賴單一國家。
與會代表強調,擴大交易國家的覆蓋面十分重要,必須朝多國市場、區域市場同步布局,以分散風險並增加產品能見度。
三、善用政府資源,加強外銷推廣與國際合作。
產業界希望政府透過外貿協會、外交部及文化局等駐外單位,以更系統化方式協助業者,包含:
— 組織參與國際特展
— 協助安排產品展示
— 引介各國貿易商
— 推動多家中小企業聯合展售、共同行銷
藉此提升台灣玻璃與相關工業產品在國際市場的能見度與商機。
整場交流活動歷時三個多小時,從產業現況分析、國際趨勢研判,到具體建議提出,討論深入且具建設性。餐敘結束後,與會成員紛紛表示獲益良多,亦更加確立未來跨縣市產業合作的必要性。大家在和樂的氣氛中相約,下一次將於12月5日(星期五)在竹南再度會面,繼續探討玻璃產業的未來發展與合作契機。
此次由呂益成前理事長發起的交流活動,不僅凝聚產業力量,也讓全台玻璃產業在經濟逆境中看見互助與突破的可能,成為地方產業界的一段佳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