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專家蔣敏全拜訪彰化縣新聞記者公會 與媒體交流地方史志與文化發展願景
- October 31, 2025

【記者施鴻全/彰化報導】深耕地方歷史研究多年的蔣敏全老師,長期致力於彰化地區的史料蒐集、地方文獻整理與文化保存工作,近日特別拜訪彰化縣新聞記者公會,就「地方歷史保存與媒體角色」進行意見交流。由理事長吳三伯、常務監事張德欽親自接待,席間氣氛熱絡。現場還有地理師、前花壇鄉民代表賴安全及中醫師楊偉光等人共同與談,針對彰化在地文化發展、歷史教育推廣及新聞媒體的社會責任進行深入討論。

蔣敏全老師長期研究彰化地方史,著有多篇專文與文史報導,對於彰化地區從清代建城以來的發展脈絡、產業興衰與民俗信仰皆有深入研究。他在座談中指出,彰化不僅是台灣中部的歷史重鎮,更是文化與人文薈萃的城市,擁有豐富的文史脈絡與珍貴史料,但隨著都市發展與老建築拆遷,許多地方記憶正逐漸消失。如何讓歷史被更多人認識與重視,是當前文化傳承的重要課題。
他進一步表示,媒體在地方文化推廣中扮演極關鍵的角色。若能透過新聞報導、專題記錄與影像採訪,將地方故事與歷史人物介紹給更多讀者,不僅能喚起民眾的鄉土認同,也能促進文化觀光發展,為地方帶來新活力。他感謝記者公會長年支持地方新聞的真實報導,期盼未來能與新聞媒體攜手推動「地方史志推廣計畫」,共同守護彰化的文化資產。
理事長吳三伯則表示,新聞記者公會肩負著「傳遞真相、連結社會」的使命,除了報導時事,更希望能成為地方文化記錄者與推廣者。近年公會積極關注公益活動、教育議題與文化保存相關議題,期盼透過新聞的力量凝聚社會共識,讓更多人看見彰化的多元價值。
常務監事張德欽也提到,媒體的功能不僅是「報導」,更是「記錄歷史」的延續。從老街巷弄、古厝保存到民俗節慶的紀錄,每一篇報導、每一張照片,都是地方文化的縮影。他特別肯定蔣敏全老師在地方史志領域的長期耕耘,認為透過媒體與學者的合作,可以讓文化保存更具深度與延展性。
地理師賴安全則從地理與風水角度談到,彰化的地形、人文與發展息息相關。從八卦山脈、濱海平原到舊街市鎮,每一處地貌都承載著先民的智慧與生活痕跡。他強調「地理即歷史」,應該將地理與歷史教育結合,讓年輕世代更了解家鄉的脈絡。
中醫師楊偉光也在座談中提到,文化傳承不僅限於建築與史料,醫學、飲食、宗教與生活習俗同樣是文化的一部分。他以中醫為例,指出許多藥方、療法都源自地方自然環境與生活經驗,這些也應列入文化資產保存範疇。
此次交流氣氛融洽,雙方達成初步共識,未來將規劃合作辦理「地方史與文化座談會」、「地方人物口述歷史採訪計畫」等活動,期盼藉由學術與媒體的跨界合作,讓彰化的歷史故事被更多人看見。
會後,蔣敏全老師表示,彰化新聞記者公會成員長年深入基層、關心地方,是推動文化傳播的重要力量。未來若能將記者採訪視野延伸至「歷史現場」與「文化人物」,不僅能強化新聞深度,也能使地方文史成為全民共享的文化資產。
本次拜訪象徵地方文化與媒體專業的良性交流,彰化縣新聞記者公會也表示將持續支持文化教育與文史保存相關活動,並以新聞專業記錄彰化的歷史軌跡,讓更多美好故事傳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