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廉政教育‧保障揭弊權益——和美鎮公所跨機關舉辦《公益揭弊者保護法》新法說明暨廉政法紀講習

 

【記者林棋/彰化報導】為深化廉政觀念,落實依法行政精神,和美鎮公所於10月17日下午舉辦「114年度和伸秀公益揭弊者保護法新法說明暨廉政法紀講習」。本次課程由和美鎮公所聯合伸港鄉公所及秀水鄉公所共同舉辦,藉由跨機關合作的模式,整合人力與資源,期望讓廉政法治教育能夠更深入人心,進一步提升公務人員廉潔自持與勇於揭弊的意識。

鎮長林庚壬表示,廉能是良好治理的根基,唯有清廉乾淨的政府與正直的社會風氣,才能夠帶來高效能的公共服務與優質的執政品質。他指出,本次講習的重點之一是讓同仁更全面理解今(114)年7月22日正式施行的《公益揭弊者保護法》。這是我國第一部專門保障揭弊者的法律,藉由健全的制度設計,提供揭弊者實質的法律支援與保護,讓更多人能勇於站出來揭發不法,防範貪瀆於未然。

 

林鎮長進一步強調,公務人員在服務民眾時,必須把握「依法行政」與「便民服務」的平衡;但「便民」不應成為「圖利」的藉口,因此如何在兩者之間拿捏分寸,是本次講習的重要目標之一。他也期勉同仁能透過課程建立正確的廉政意識,並將其落實於日常行政工作中。

 

 

課程首先由社頭鄉公所政風室主任黃慧珊進行「《公益揭弊者保護法》新制說明」。黃主任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該法的立法精神與制度內涵,並結合實際案例,說明揭弊者如何在法律保障下,免於報復或不當對待。她特別強調,新法不僅保護揭弊者的身份與權益,更透過嚴謹的程序設計,確保揭弊行為能有效發揮監督作用,對於強化政府廉政有著重大意義。

接著,彰化地方檢察署檢察官鄭文正以「圖利與便民」及「貪污治罪條例」為題,進行專題演講。鄭檢察官憑藉多年辦案經驗,分享多起真實案例,說明公務員在行政過程中,如何避免觸法風險。他指出,許多案件往往源於公務人員在「便民」與「圖利」的模糊地帶誤觸法網,因此更加凸顯法治教育的重要性。透過案例解析,與會人員更能理解在依法行政與服務民眾之間如何拿捏尺度,避免誤踩紅線。

 

 

和美鎮公所表示,這次講習能順利舉辦,特別感謝社頭鄉公所黃慧珊主任與彰化地方檢察署鄭文正檢察官蒞臨授課,將理論與實務相結合,讓課程更具啟發性。同時,也感謝伸港鄉與秀水鄉公所的大力支持,透過跨機關攜手合作,不僅讓更多基層公務人員有機會接受完整的廉政教育,也展現各公所共同推動廉能治理的決心。

 

 

和美鎮公所進一步指出,廉政教育不只是一次性的課程,而是需要持續推動的文化養成。透過此次講習,不僅讓與會人員熟悉最新的法制規範,也進一步強化了自我警覺與責任感。未來,鎮公所將持續透過教育訓練、制度落實與社會宣導,深化廉潔文化,期望能在行政體系中建立「清廉、守法、便民」的價值觀,並逐步形塑風清氣正的施政環境。

 

最後,林庚壬鎮長再次強調,廉能不是口號,而是公務人員必須身體力行的承諾。他表示,期盼透過這樣的課程,讓所有同仁都能成為廉政價值的實踐者,並共同守護公務體系的清廉,讓和美鎮公所的施政更透明、更值得民眾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