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防災新里程──邁向智慧化與制度化的風險管理

 

【記者呂沅龍/彰化報導】11由內政部消防署與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共同指導,中華民國消防設備師(士)協會與大葉大學環境與安全工程學系共同主辦之「火災風險量化評估工具專家講習會」,於17日下午假大葉大學舉行。活動吸引眾多防災專業人士、產業代表及學術師生踴躍參與,共同探討火災風險評估的科學化、制度化與智慧化發展方向。本次講習會聚焦於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推動之「淨零建築儲能系統之減災技術、防火安全及火災風險評估應用計畫」研究成果——火災風險量化評估工具。

 

該工具整合故障樹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 FTA)、事件樹分析(Event Tree Analysis, ETA)、層級防護分析(Layer of Protection Analysis, LOPA)及期望損失模型(Expected Loss, E[L])等方法,能夠計算火災發生機率、不同火害嚴重程度的發生機率,並推估年度損失期望值(Expected Annual Loss, EAL)與最大可能損失(Maximum Probable Loss, MPL)等關鍵風險指標。該計畫開發之雲端化火災風險量化評估程式,結合 FTA 與 ETA 模型,可系統化模擬不同防護層失效對整體火災風險的影響,並輸出圖形化決策結果。此成果可廣泛應用於儲能設施、建築整合系統及能源應用場域,協助進行風險辨識、預防性維護與防災決策分析。同時,該工具亦可支援設計單位、主管機關及建築業主於性能式設計(PBD)階段進行量化比對,協助在審查與管理決策中以科學數據為依據,有效提升防災設計的精確性與行政效率。

 

中華民國消防設備師(士)協會理事長何岫璁博士表示,火災風險量化評估是消防工程邁向數據治理與智慧決策的重要革新。透過量化指標與視覺化平台,可建立跨部門間的共同語言,促進工程師、審查機關及管理單位之間的協同合作,協助我國防災體系由經驗導向轉型為科學導向。此技術對於大型場館、半導體廠房、能源設施及其他高風險場所的風險辨識與策略制定,具有關鍵實務價值與政策推動意義。

 

大葉大學校長方文昌指出,大葉大學長期深耕災害防治與安全工程領域,致力於推動產學合作及防災科技創新。學校秉持「技術導向、專業深化、實務接軌」的教育理念,期望透過跨領域研究與應用實務培養具備國際視野與系統思維的高階安全與防災工程師。

 

本次講習內容涵蓋工具開發背景、分析架構與運算流程、系統操作實演與結果解析等主題,並於最後舉辦綜合座談,促進產官學研間的技術對話與經驗交流。大葉大學環境與安全工程學系主任周中祺強調,未來將持續結合政府政策與產業需求,推動火災風險量化技術的制度化與標準化,為國家防災治理與公共安全永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此項研究與推廣亦屬於行政院前瞻基礎建設計畫(Forward-looking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Program)的重要工作之一,旨在以科學化、系統化的技術工具強化防災韌性建設,推動我國建築與消防安全邁向智慧化與永續化。該成果象徵我國在「淨零轉型」、「能源安全」與「國土防災」三大政策面向的具體落實,開啟防災科技創新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