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救生協會「淨灘活動暨橡皮艇操作訓練」 結合公益、環保與安全教育 邀全民共襄盛舉

【記者呂沅龍/彰化報導】為提升全民海洋環保意識並推廣防溺救援知識,彰化縣海上救生協會特別舉辦「淨灘活動暨橡皮艇操作訓練」,邀請民眾走入濱海環境,不僅親身參與環境守護行動,更透過實際操作學習水上救生技巧,將休閒活動與公益教育完美結合。

 

陸軍海龍蛙兵向來神秘低調,民間俗稱「水鬼阿兵」。退役後的一群弟兄為了回饋鄉里、服務社會,於民國 81 年成立「海上救生協會總會」,並在創會理事長吳秋祿、現任理事長林益生與地方成員的共同努力下,於民國 106 年成立「彰化縣海上救生協會」。協會秉持專業與熱忱,積極推動公益與教育活動,期望讓更多民眾親近海洋、了解救生的重要性。

中部沿海擁有獨特的潮間帶生態環境,棲息著招潮蟹、蚵仔與多樣候鳥等珍貴物種。然而隨著工業開發,塑膠垃圾與廢棄物不斷威脅著這片自然寶地。作為公益團體,海上救生協會責無旁貸,定期舉辦「淨灘活動」,並透過網路報名邀請民眾共襄盛舉,讓環保不只是行動,更成為假日休閒的一部分。

 

協會指出,多數人面對溺水事件常因缺乏知識而錯失救援時機,其實「人人都可以救溺」,只要牢記以下五原則:

1️⃣ 叫:大聲呼救,吸引周圍人注意。

2️⃣ 叫:立即撥打 119、110、118(海巡單位)或 112(救難專線)尋求支援。

3️⃣ 伸:在不入水的前提下,使用竹竿、樹枝等可延伸物遞給溺者。

4️⃣ 拋:拋擲浮具給溺者,並以繩索協助拉回。

5️⃣ 划:利用大型浮具划向溺者進行救援。

 

協會也提醒,防溺勝於救溺,活動中將安排救生衣穿戴、自救技巧等體驗課程,幫助民眾掌握水域安全關鍵知識。

 

彰化縣海上救生協會表示,本會將持續於假日舉辦公益淨灘、水域安全訓練及橡皮艇操作體驗,結合休閒活動與公益使命,讓民眾在享受海洋之美的同時,也能為環境保育與生命安全盡一份心力。